技术规范
当前位置:首页 -> 技术规范 -> 技术规范内容
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
作者:本站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发布时间:2014-6-18 14:47:28

   5 附则
   5.1 遇有本标准以外的伤残程度者,可根据伤残的实际情况,比照本标准中最相似等级的伤残内容和附录A的规定,确定其相当的伤残等级。同一部位和性质的伤残,不应采用本标准条文两条以上或者同一条文两次以上进行评定。
   5.2 受伤人员符合2处以上伤残等级者,评定结论中应当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。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的综合计算方法可参见附录B。
   5.3 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,应排除其原有伤、病等进行评定。
   5.4 本标准备等级间有关伤残程度的区分见附录C。本标准中“以上”、“以下”等均包括本数。

   附录A
   (规范性附录)
   伤残等级划分依据
   A1Ⅰ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Ⅰ级伤残划分依据为:
     a.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;
     b. 意识消失;
     c.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;
     d.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。
   A2Ⅱ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;
     b.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;
     c. 不能工作;
     d.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。
   A3Ⅲ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Ⅲ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,需经常有人监护;
     b.仅限于室内的活动;
     c. 明显职业受限;
     d. 社会交往困难。
   A4Ⅳ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Ⅳ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,间或需要帮助;
     b.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;
     c. 职业种类受限;
     d.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。
   A5Ⅴ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Ⅴ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,需要指导;
     b. 仅限于就近的活动;
     c.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;
     d. 社会交往贫乏。
   A6 Ⅵ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Ⅵ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,但能部分代偿,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;
     b. 各种活动降低;
     c. 不能胜任原工作;
     d. 社会交往狭窄。
   A7 Ⅶ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Ⅶ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;
     b. 短暂活动不受限,长时间活动受限;
     c. 不能从事复杂工作;
     d. 社会交往能力降低。
   A8 Ⅷ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Ⅷ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;
     b. 远距离活动受限;
     c. 能从事复杂工作,但效率明显降低;
     d. 社会交往受约束。
   A9 Ⅸ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Ⅸ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;
     b.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;
     c.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;
   A10 Ⅹ级伤残划分依据
   Ⅹ级伤残划分依据为
     a. 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;
     b.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;
     c. 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。

   附录B
   (资料性附录)
  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
   B.1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
 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方法加以计算。
   B.2 根据伤残赔偿总额、赔偿责任系数、赔偿指数等,有下式:
   式中:C――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,元;
   Ct――伤残赔偿总额,元;
   C1――赔偿责任系数,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,
   Ih ――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,即多等级伤残者,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,用百分比(%)表示;
   Ia ――伤残赔偿附加指数,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,用百分比表示, ;

   B.3 伤残赔偿指数
   伤残赔偿指数是指伤残者应当得到伤残赔偿的比例。B.2中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按本标准3.6条规定,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比例。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 下一页

[]
上一篇技术规范:已经没有了
下一篇技术规范:法医临床检验规范
版权所有 © 山西省运城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478号 晋ICP备14004579号